以茶會客,看似簡單文雅的事情,但一杯茶其卻暗含了許多學問。各地的講究都不大一樣,但我們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(jié)。
一、茶滿欺人 酒冷茶熱,酒可滿而不燙手,茶滿卻有可能會燙到手,更可能因燙把茶杯摔壞,造成不必要的尷尬。 二、先尊后卑 先老后少 我們講究尊老愛幼,在喝茶的時候一樣要注意。在第一次斟茶時,要先尊老后卑幼,第二遍時就可按杯子的順序斟茶。 在接受斟茶時,以食指輕敲,表示回敬。
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 喝長輩的茶時,食、中指在桌面輕彈兩次表示感謝 三、先客后主 司爐最后 敬茶除論資排輩,按步就方外,還得先客后家人。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,司爐的人才可以飲喝,否則就叫“蠻主欺客”有待人不恭之嫌。 四、強賓壓主 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別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,茶喝完輕手放茶杯,盡量別讓杯子發(fā)出聲響,否則會有“強賓壓主”之嫌”。 五、喝茶皺眉 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別皺眉,平時尚不能隨便皺眉,何況喝茶的時候呢?如果主人發(fā)現(xiàn)客人皺眉,懂茶暗語的人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合口味。六、頭泡勿喝 欺辱怠慢 主人泡茶時,第一泡茶湯要倒掉。很多人都會認為第一泡是洗茶,里面有不干凈的東西。讓客人喝第一泡茶有欺侮人家的意思。 七、新客換茶 與友人喝茶時,途中有朋友到來,為表示歡迎,應該換茶,以免有“慢客”嫌疑。換茶葉之后請新客先飲。 八、暗下逐客令 盡量以較濃的茶湯待人,這表示主人的熱情。但有時因長時間飲會誤工作或話不投機,主人故意不換茶葉,客人就要趕緊想想主人是不是下“逐客令”了。根據(jù)實際情況盡量告辭。九、無茶色 主人請喝茶,茶湯從濃到淡,一般數(shù)泡后就會換茶,如一直不換會被認為“無茶色”。其中有兩個意思,一是對客人比較冷淡,懶得盡地主之誼;二是對人不恭。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禮儀,這些禮儀暗合著中國人含蓄的表達方式。好友間也許不需要這般講究,但在初次見面或一些聚會往來中還需注意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,由趣事變成糗事。
|